捍卫法律,还我诉权。

忘记密码

翟明磊《出大事了——新媒体时代的突发事件与公民行动》序(陈婉莹)

时间:2013-04-17 20:26 作者: 来源: 本站 浏览: 1,847 views 我要评论 字号:

翟明磊的新作《出大事了——新媒体时代的突发事件与公民行动》出版了,在天地书局,香港机场以及香港各书店销售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序

 

陈婉莹

 

本书是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中国传媒研究计划(CMP)的系列丛书,主题环绕突发事件,新媒体和群众运动的关系,其中聚焦新媒体时代公民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作用和影响, 公民又如何透过媒体,挑战社会不公、试图改变自己的命运、激发社会变迁。书中案例反映了信息科技动员和传播的力量和局限,收集的案例从2003至2011年,可以说是胡温十年执政的一个记录。

2003年胡锦涛和温家宝上场, 国内外抱有厚望,期待体制改革。同年,非典爆发、大学生孙志刚在收容所的非正常死亡,考验新政的管治能力。在非典事件中,官方始而瞒报、禁报,后来被逼放开,显示了面对公共卫生危机,媒体能发挥极大作用。孙志刚以生命为代价,换来中国收容遣送条例的废除。在中国媒体史上,非典和孙案都是里程碑式的事件。

但是,以希望开始的胡温体制下,十年来有关征地、人权、和言论自由的纠纷频生,民众抗争不绝,媒体在控制和反控制之间与官方博弈,引发了连串广受国际关注的突发事件,本书就是这十年内最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维权事件的记录。这包括2003年太石村村民依法要求罢免村委会主任、05年的定州因征地而引发流血冲突、08年上海人民运用社交媒体进行磁悬浮抗争,09年第一次通过推特多角度多方位报导和动员的番禺反垃圾焚烧场案,同年成都唐福珍为反对暴力拆迁自焚,网民联合抵制由政府开发、意在限制网络自由的绿坝软件堵住信息,压制言论自由。郭宝峰被警方以“诽谤”之名逮捕,引发各界声援。为规避敏感时期而被当局要求出国的冯正虎,在世界媒体的关注和民意支持下回国。2010年调查记者揭开安元鼎截送关押访民公司的黑幕、2011年审判代理重庆涉黑案的律师李庄引发的微博讨论等。当然,08宪章事件更长期受到国际关注,北京官方强力镇压,刘晓波成为了普世争取人权和言论自由的符号。

书中的突发事件涉及不同领域,但共通之处是公民透过媒体组织维权,其中有赢有输,比如在冯正虎回国、番禺垃圾焚烧场、绿坝事件中,正义得到伸张。在更多的事件中,民众失败或惨胜,但又展示了新媒体的力量,显示了未来的路向。在新媒体时代,人人可为记者、传播者和出版者,公民可以透过信息科技联系,动员,为政者也必须面对新的情势,粗暴的镇压只会深化矛盾,为更大的未来冲突种下祸根。

本书是新媒体,公民行动,言论自由三个圈的交集,其中行动又是核心中的核心。作者翟明磊长期横跨传统媒体圈,公民组织圈,新媒体博客圈,又是践行的公民记者。因此“行动”是全书重点。一方面,翟明磊和书中逾一半受访者是朋友(夏霖,郭玉闪,王克勤 ,郭卫东,北风,毛向 晖,许志永,杨海鹏,老虎庙,艾晓明,艾未未,冉云飞,斯伟江,胡佳),可以直接走进他们的内心深处,探寻他们的恐惧,失败与勇气;另方面,翟明磊也参与数个案件;写作者同时又是行动者,正是新媒体公民写作者的特点。亲身参与行动的成败,使翟笔下的公民行动饱含感情又击中要害,有落到实处的分析。

如冯正虎成田机场事件,翟明磊是在国内第一个发声的公共知识分子,在成田机场事件之前,与朋友们一直关注冯正虎,并与他共同商讨维权策略;在成田机场孤寂的冯正虎在网上看到翟的支持信,这个铁男儿竟痛哭起来。翟的文章很长时间在冯的网页上,是唯一的支持者。在冯案中,作者也有痛苦的选择。作为上海居民,公开支持肯定得罪上海公安,是为大忌,翟最后忍无可忍,发出喊声,在冯正虎回国时,亲自到机场迎接。他其后迅速发表长篇冯正虎访谈《依法而行的中道力量》两万字, 让上海公安都认为文章写得深刻。在冯案中,作者的参与使他对案例节奏、动员方法一清二楚,对当时气氛冷暖自知。因为作者无私的帮助,冯对他坦诚交待当时种种奥妙与自己的内心,使作者得以完成第一手的访问。

陈光诚事件也是如此。作者是在国内最早采访并报道陈光诚的,两人相互支持,陈因为翟明磊认识了北京维权界的朋友们,翟的文章对陈的维权工作起了推动作用,陈光诚也为翟的草根组织培训学员,讲述自己的案例,组织朋友们为他的计生抗争出谋划策。通过翟的介绍,陈认识了最后在拯救光诚事件中独当一面地果敢行动者郭玉闪。陈光诚后被抓坐牢,翟参与营救筹款。最后陈在骆家辉大使护送下走出使馆前往医院路上,向外界打通的第一个电话就是打给本书作者。参与使作者的笔锋带有情感和无法描绘的愤怒。翟明磊回忆,陈在被软禁期间,趁着雷电令外部手机干扰器失灵时,打通了给他的电话,没料到就是这个电话,使陈被殴打了一个多小时。

绿坝事件中,翟发表评论;三网友案中,他发表三篇连环评论,重火力支持。这些案例的行动者,像老虎庙,杨海鹏都是作者的好友。特别是李庄案后,他又参与了海鹏为妻子的维权案件,此案功亏一篑,使翟明磊又体会良多。

在校舍倒塌的调查案例中,作者虽然没有参与校舍调查,但曾单枪匹马冲到四川调查地震预报真相,最后发表有关汶川地震预报的九篇系列文章,所以对校舍调查者的处境感同身受。 此外,作者采访已被抓的调查者谭作人的爱人王庆华,体会到她的勇气与幽默。

杨佳案例中,作者以杨佳妈妈口述为主干,这也是一次行动。作者说,这次口述采访时间长达七八个小时,“通过回忆,杨佳妈妈才真实释放了自己,我们也找到了杨佳行动最真实的原因。对杨妈妈的同情理解,这何尝不是一次公民倾听的行动。”

在写作过程中, 碰上茉莉花事件。冉云飞,艾未未被抓,作者的好友、曾救助郭宝峰的郭大虾(郭卫东)被诬为“茉莉花组织者”被抓,作者在他被抓第二天即赶到他家,帮助他的妻子,为她请律师。 为此作者夫妇被警方威胁训话, 一个月没睡过好觉,苦楚难言。后来,郭大虾被证明是莫须有的, 作者得以分享了胜利的喜悦。

参与式写作,即写作者同时又是行动者,往往是新媒体公民写作者的本质特点,本书可说是新媒体时代这种写作方法的展示和试验。 参与这些事件,使作者在写作中投入感情,对社会最野蛮的一面有切身体会,更能客观分析行动利弊,而不是隔靴搔痒。参与的成败经验,使他对公民行动策略有落到实处的分析,而不是美化,或传奇之。

作者也是新媒体时代的先行者。翟明磊原来任职《南方周末》,离开南周后,创办专注公民社会动态的《民间》月刊,《民间》后被封,被迫上网写作,到网络维权,用网上信息打动网民,曾在网络上开万人公民课。当时很多人认为微博只能传递碎片化的信息,但是翟用微博完整地上完两堂五六个小时的公民课,引起反响,成为国内微博开课的第一人,最后国务院网管局的几个局长开会决定封了他的腾讯微博。这些实践让作者体会到新媒体与公民行动结合的影响力。

本书写作的本身,就是作者的一次公民维权行动。采访和写作期间,作者多次受到警方干扰,甚至要求他停笔。当局后又要求少写几个案例、交出书稿,和要求不要写上海案例,这些要求被作者一再断言拒绝,“少写上海案例,我拒绝,磁悬浮不要写,我拒绝。一次次谈判,紧张刺激,试探底线。他们认为这本书会影响十八大政治局,我当时大笑,‘你们也太把我当回事了。’”作者回忆这些对话,历历在目。

没有经历过压迫,抗争,恐惧,禁锢的人, 无法真正理解这些关键词的真议。

翟明磊曾为CMP 撰写《中国猛博》,该书介绍知名博客,把分散的猛博们串了起来,作者也因此和他们结识,在本书中得到了博主默契的合作。

两年中,为探寻细节和合适的人,作者时而潜行,时而应付想不到的压力。本书承载了作者两年来所有的勇气和能承担的风险。上海警方最忌讳磁悬浮采访,作者悄悄进行,文中人物以水浒人物化名出现。为了和冯正虎的采访,两人碰头后迅速走弯绕的地下道,拐到另一个出口谈话。书中主人公们给了作者最大的“爆料权”,但是为了保护当事人,作者不得不把部分行动细节保密。

全书内容讲到2011年,是对胡温十年的盘点,其后薄熙来案发、十八大召开、新领导人上场,习近平表现亲民开放,但新领导班子发出的信息矛盾,一方面下令改革官媒报导风格,另方面又加强网络监控。只是不管高层如何盘算 ,改革开放是不归之路,政改已经提上日程,政治体制不改,经济改革的瓶颈难解。

本书覆盖的是前社交媒体时代。2012年6月中国互联网络中心最新数字显示,中国大陆互联网用户有五亿三千万,渗透(普及)率39.9%,三亿八千万用户通过手机上网,占网民总数的72%,有38%的网民只通过手机上网。家庭宽带上网用户有三亿九千万,微博在2009年出台后,用户量激增,三年后已突破三亿。在公民媒体时代,固有的制度受到挑战,信息透明成为新的标准。在这个参与者的时代。微博民众维权的要求阻挡不了,全世界的政府和传统组织都面对挑战,大学、企业,都要重新检讨、反思,接受变化成为常态的现实。进入社交媒体时代,2012年出现了薄熙来事件、网络反腐,还有7月间两起环保维权事件,四川什邡与江苏启东分别爆发上万人特大群体抗议事件。这其中,90后的学生,通过QQ及交友网站,组织抗争,每个事件都来得更激烈,反馈、互动更快。在新媒体时代,为政者更要广开言路、和民间有识之士共建开明、民主的网络文化,以面对全人类追求平等、保护环境和均衡发展等共同问题。

 

仅以此书献给公民行动者,我们也相信,参与型的写作人会秉承公民和记者的使命写下去,为大时代记录大事件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发表评论

*

* (保密)

😉 😐 😡 😈 🙂 😯 🙁 🙄 😛 😳 😮 mrgreen.png 😆 💡 😀 👿 😥 😎 ➡ 😕 ❓ ❗ 

Ctrl+Enter 快捷回复